2022-04-06 15:17:10 来源:极目新闻
清明节前,多地迎来祭扫高峰,殡葬祭品热销。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文明祭扫、绿色祭祀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但仍有商家利用烧纸祭奠的传统习俗,制出别墅、豪车、“童男女”等花式祭品。
如果说清明节遵照传统习俗,给已逝的亲人烧些黄纸、纸钱,尚可以归为民俗活动的话,那么,在商家的炒作下,将“烧”的范围随意扩大,烧些豪车、别墅、奢侈品,甚至烧“童男女”,那么无疑就是借民俗之名,搞封建迷信牟利了。不妨想一下,“烧纸钱”尚可以解释为给逝者“送盘缠”,烧“童男女”是什么目的,什么心态?想想都让人如芒刺背。
“妖言”惑众,宣扬封建迷信,只是这些“花式祭品”的危害之一。五花八门,寓意庸俗的殡葬祭品热销,表面上是迎合市场需求,实则诱导消费,埋下众多风险。祭品为了赶时髦,故意做成国际大牌的花色式样,LOGO都不变一下,难道是认为侵权风险也可以一烧了之?明明就是质量粗劣的纸张,扎成“豪宅”就卖出豪华价格,价格翻到数十倍,是把消费者当韭菜了啊?更不用说,体积过于庞大,粗制滥造的纸质祭品,被大量集中焚烧,既有火灾隐患,又对空气造成污染,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移风易俗很难一蹴而就,但必须持续倡导和呼吁,“花式祭品”明显与绿色环保、科学文明的时代精神相背离,是以传统民俗为遮羞布,趁清明“打劫”的乱象陋习。每一年,各地都会发出倡议,倡导大家逐步自觉摒弃封建迷信的祭祀方式,从对形式的过度追求,转变为对节日精神内核的理解和传承,采用鲜花换纸钱、植树祭故人、居家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践行文明新风尚,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让传统节日更具时代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风潮之下,如果任由“花式祭品”大烧特烧,无疑是对民俗的曲解,更是文明的倒退。
《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对于这种既不符合文明新风,又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的生意,相关部门不能丧失了衡量的尺度,将其与传统文化混为一谈,更不能认为这只是“短期现象”,能拖过清明节就拖过去。应当有鲜明的态度和迅速的行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出手,予以规范。不然的话,这边厢倡导文明祭扫,那边厢却任由卖纸扎“别墅”的商贩发财,岂不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吗?
传统陋习根深蒂固,不良商贩利令智昏,要想让文明祭扫得到更广泛的情感认同,建立更普遍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强力扫除歪风邪气,规范相关市场行为,文明是倡导出来的,更是严管出来的,让清明节更清明,需要更有力的推动和更有效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