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在江苏常熟举办

2021-10-26 15:45:57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24日,首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在江苏常熟举办。作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故事会充分彰显“庆丰收、感党恩”主题,以“有三农情怀、有创造智慧、有引领能力、有突出贡献”的“中国新农民”为主角,讲好“大国三农”故事。

主办方供图

活动期间,程刚、吴华平、沙野、林亚萍、彭水平、李斐、任秀波、李彪、吴迪、刘长虹、张朋义等11位“中国新农民”走上讲台、走向前台,围绕“大国三农”中的核心问题,分享了“七峰村从‘挖青山’到‘养青山’”“我为国家每年产粮超亿斤”“科技小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等故事,从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集体经济、返乡创业、农业服务、规模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等维度,诠释了新时代我国三农新征程、新格局、新业态、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图景。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七峰村党委书记程刚讲述了七峰村从“挖青山”到“养青山”的故事。三十年时间,一个靠挖山采石维持生计的穷乡僻壤,在几任党委书记的带领下,把挖秃的荒山,修复成了绿水青山,把出名的穷村变成了网红村、富饶村、示范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程刚用“走出去、请进来、深挖掘”的三部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七峰村的“养青山记”书写成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湖北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自豪地说:“我为国家每年产粮超亿斤!”通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农田,吴华平的合作社一年能产粮2亿斤,人均能种2000亩地。“华丰模式”创新了土地流转方式、种养模式和产业布局,被写进了湖北省政府1号文件,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吴华平实践的规模农业,正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基础,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县玉米科技小院在读博士沙野从2018年起,担任梨树科技小院院长兼四棵树乡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长期驻扎农村一线,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至今,梨树科技小院已培训农民超过25000人次,共培养出100余名农户科技带头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沙野的经历是中国农业大学创造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佳注脚。

与会专家对11位“中国新农民”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程刚、吴华平等一样爱农业、懂技术、擅经营的中国新农民,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全国各地,把新的技术模式落地到千家万户,把研究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为乡村带来新思路、新模式、新活力。

该活动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日报社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人民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