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应急调水和压咸补淡 水利部门这样解除珠江流域旱情

2022-03-29 10:39:00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3月29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28日举行的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情,特别是东江、韩江流域出现60年来最严重旱情。水利部门安排抗旱应急调水和压咸补淡等工作。目前,旱情基本解除,珠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工作结束。

珠江流域属于丰水地区,为何出现旱灾?南方干旱和北方有何不同?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介绍,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来水持续偏枯,部分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加之珠江口咸潮(指河口地区潮汐携带盐水上溯入侵)上溯影响加剧,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不利局面。

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表示,珠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丰沛,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这期间如果遇到异常天气,降雨明显偏少就会发生干旱。另外,珠江流域汛期降雨主要有锋面雨和台风雨。2019年以来,受双“拉尼娜”事件等影响,登陆或影响的台风偏少、偏弱,珠江流域水汽条件差,长时间高温少雨,台风降雨也比较弱,导致淡水资源补充不足,引发了此次严重干旱。

对于咸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表示,珠江流域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枯水期),上游来水偏少,珠江河口沿线城市取淡水几率降低,就会出现咸潮。咸潮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农业用水都有很大影响。咸潮的影响主要在水的咸度上,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水含氯度超过250毫克每升就不宜饮用,长期饮用咸水会导致生理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工业生产使用咸水容易造成生产设备氧化、锅炉积垢,威胁工业生产。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盐度升高,影响农作物生产。防御咸潮的主要举措是压咸、避咸、挡咸。

刘伟平指出,面对严峻的抗旱保供水形势,水利部门采取节约用水、水系连通、远程调水、压咸补淡等措施,构筑了当地水库抢抓时机蓄水补库、近地水库适时调水压咸、远地水库储备水源持续补水的供水保障“三道防线”,确保了香港、澳门、金门供水安全,确保了珠江三角洲及粤东闽南等地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今年3月份以来,旱区多次出现降雨过程,骨干水库蓄水形势向好,珠江流域旱情基本解除,抗旱保供水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压咸补淡是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取淡水条件,保证供水安全。”王宝恩表示,要在时间尺度上“前蓄后补”,在洪水期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利用上中游水库将水蓄到水库里,枯水期加大出库流量,增加河道径流,把咸潮压下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丰补枯”作用。但要注意防控蓄水阶段的防洪风险,汛期水不能蓄太满,有防洪要求,又要能准确研判可能发生的旱情和咸情发展。

“从时间尺度上要统筹全年,从空间尺度上要放眼全流域的水库群,从流域层面要兼顾到各方利益,实现各方共赢。”王宝恩表示,实施压咸补淡水量调度,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主要是咸潮预测、水情预测、综合调度三方面的难度。

3月17日,我国南方地区已经入汛。近日珠江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等地出现大范围降雨,一些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刘伟平表示,水利部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坚决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