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14:41:23 来源:工人日报
8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公布了2023年至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初审结果,广东佛山入围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这是佛山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结果。
近年来,佛山用足用好狮艺、功夫、美食、粤剧、陶艺等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和旅游IP,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转变为文化IP
8月26日,佛山市博物馆新馆馆体正式移交。该馆设有佛山历史展、佛山非遗精品展、石湾陶展3个基本陈列,以及国宝厅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和临时展厅,将成为讲好佛山故事的重要载体。这是佛山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最新成果。“博物馆之城”是佛山城市形象IP之一。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美术馆共244家,其中5家被评为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广东省2020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佛山市各博物馆接待观众319.01万人次,经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共有16家,佛山市博物馆拥有珍贵文物5943件,3项数据均位居广东省第二位。
近年来,佛山市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世界功夫之城、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把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转变为城市文化IP,不断提升城市的辨识度。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中,佛山咏春拳进入扩展项目名录,进一步扩大了佛山“世界功夫之城”的影响力。为擦亮“世界功夫之城”IP,佛山在全市打造“功夫角”,常态化开展“广场武”活动,建设功夫主题景区、功夫集聚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功夫体验交流中心和省级武术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同时,先后举办了2017佛山功夫(动作)电影周、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全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等活动和赛事,让佛山功夫发扬光大。
“世界美食之都”是佛山致力打造的另一城市IP。由69道菜肴、9道汤羹和30道点心小吃组成的108道“佛味全席”5月20日正式亮相,激活了食客的味蕾。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说:“佛山的美食已经深深融入城市形象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魅力,更成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目前,佛山正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粤菜粤厨名城建设,包括打造佛山国际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佛山市美食博物馆、编印佛山美食寻味手绘图、建设佛山美食品牌景区等,不断擦亮美食招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佛山市搭建了120处香云纱、醒狮、龙舟等本土岭南文化景观小品,20处地标建筑设置岭南特色璀璨夜景灯光秀,全方位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近年来,佛山市依托节庆活动提高城市辨识度,打造了50公里徒步、佛山秋色巡游、功夫(动作)电影周等个性化城市节庆活动,塑造城市品牌IP。同时,积极组织醒狮、武术等特色文化IP项目赴澳大利亚、沙特、瓦努阿图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邀请德国、西班牙、土耳其、日本等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和家属来佛山体验非遗技艺。
名人IP讲好佛山故事
8月13日,佛山市确定“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等10张“十大红色文化名片”和“廖锦涛:濠江赤子报国情”等10张“优秀红色文化名片”。近年来,佛山深挖红色资源,围绕“名人文化”讲好名人故事。通过梳理有价值的名人经典故事,佛山先后编辑出版了《岭南黄飞鸿》《乡土佛山——佛山古村落故事》《通济天下》等作品。
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再现了革命烈士周文雍、陈铁军把刑场当成婚礼殿堂英勇就义的红色故事;大型粤剧《红头巾》演绎了三水弱女子一步步成长为红头巾新一代领头人的艰辛历程;功夫粤剧《将军令》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钱维方、梁桂华、吴勤等人的革命事迹。这是佛山市为庆祝建党百年,围绕名人事迹创作的文艺精品。而屹立在佛山市文化馆前的佛山革命志士纪念雕塑,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和现代写实主义雕塑手法,表现罗登贤、邓培、谭植棠、谭天度等16名革命志士的感人故事。
8月28日起,位于佛山市西樵山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恢复开馆,每天表演4场。该馆位于黄飞鸿的出生地西樵山岭西禄舟村,定时开展南拳、舞狮等传统项目表演已成为西樵旅游的一大亮点。而位于顺德均安的李小龙乐园拥有李小龙祖居、冰玉堂等附属景点,位于22座原始青山的包围之中,周边湖泊众多,是佛山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佛山市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大力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利用名人效应打造文化IP。目前全市共有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李小龙故居、康有为博物馆、李广海纪念馆等名人故居39处。
接下来,佛山将融入岭南文化艺术元素,以贴近群众的文艺活动挖掘红色文化IP。如持续举办“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影展、美术作品展、民间工艺展等活动,赓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创作话剧《盖德皓做好人》和广播连续剧《君子墟》;组织创作并出版《生命线上》《西海保卫战》《南海赤卫队》等表现佛山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题材的文学作品;筹划拍摄《保济天下》《釉变》《公仔王》等具有浓郁佛山色彩的电视连续剧。
产业IP拓宽发展路径
佛山是制造业名城,产业链条完整,产品设计能力强,由此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佛山市用产业IP拓宽发展路径,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佛山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文艺精品、扶持影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近3年来,用于扶持以佛山功夫、佛山美食等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的金额超过1.19亿元。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文化IP成为激活创意、提升商品价值的武器。蒙娜丽莎陶瓷开发了艺术壁画等特色文创产品,形成展览、销售两旺的好局面;而“版权+童装”让童装企业越加重视设计,并通过IP授权紧贴市场需求,开启佛山童装蝶变之路。
2020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达262.38万元,在广东省各博物馆中位列第四位。这是佛山市推动传统文化IP与现代生活、现代技术、现代产品、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结果。近年来,佛山市将剪纸、陶塑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广泛用于地铁站、公园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对香云纱染整技艺、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等非遗工艺优化提升,扩大非遗技艺的适用性。2020年佛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设置了佛山非遗购物节,数百款商品以“小视频+推文+购买链接”方式在学习强国、佛山发布等媒体平台发布,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一般作品版权登记量为32436件;影视企业从2016年的65家激增至2020年的约1700家。如今,佛山版权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佛山市新闻传媒业经营收入近10亿元,全市共有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3家,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8家,广东省最具价值版权作品7件。目前,佛山已建设版权基层服务站16个,将版权登记融入到相关行业的创作大赛和贸易展会中,对创作资源丰富、作品集中的著作权人提供一对一服务,有效探索解决版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