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海归硕士返乡耕耘 千亩荒田变身智慧粮仓-每日快讯

2025-11-08 21:3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8日电(奚金燕  俞夏冰)连日来,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华开发区”)罗埠镇的万亩稻田里,金浪翻涌,稻香四溢。35岁的香取家庭农场负责人钟涛俯身捻起一穗稻谷,饱满的籽粒从指缝簌簌落下。“你听,这声音像不像碎金子?”他笑着说。七年前,这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机械工程硕士毅然回国,扎根家乡的沙土地,如今,这片曾经贫瘠的田地已成长为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现代化智慧农场。

工作中的钟涛。金华开发区 供图

2016年,钟涛从早稻田大学综合机械专业毕业,面对跨国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回国种田。“农民不应只是一个阶级,更应是一个职业。”钟涛说:“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转变。”

尽管家人朋友纷纷反对,认为“留学生种地是浪费学历”,钟涛却坚信自己的选择:“农业是立国之本,老一辈农民体力有限,农业的未来需要年轻人用新技术去开拓。”他的执着最终打动了父母,也开启了他从零起步的农业之路。

回国第一年,钟涛并未急于投入生产,而是走遍江苏、山东、黑龙江等农业大省,走访数十家现代化农场,系统学习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2017年,他在村里流转300亩水田,成立香取家庭农场。

从最初靠人力艰辛耕种,到逐步引入背负式喷洒机、开沟机,再到购置耕田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型设备,钟涛一步步推动农场实现全程机械化。“以前300亩地插秧要十几人忙一周,现在两台插秧机,两人两天就能完成。”他介绍,如今农场规模已扩展至1500多亩,并配备了多台烘干机,有效解决周边农户“晒粮难”问题。

为提升土地效益,钟涛主动联合金华市农科院与浙江大学专家,探索“油菜+早稻+晚稻”“油菜+早稻+小萝卜”等轮作模式。试种初期,农户们对轮作能否增产心存疑虑。2022年冬,钟涛率先在300亩田里种下油菜,次年春天油菜花吸引大量游客,早稻产量还提高了5%。随后试种的小萝卜、秋大豆等作物也取得成功,其中小萝卜亩收益达2000多元。

此外,钟涛积极引种优质水稻品种,如抗高温、大穗型的“金早645”,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他说。

“很多人问我留学值不值。”钟涛抓起一把稻谷说道:“日本教授曾说农业是‘朝阳中的夕阳’,但我说,在中国,农业是‘朝阳中的朝阳’!”

夕阳西下,田埂上传来浙江大学研学团年轻人的欢笑声,无人机群掠过稻田,在晚霞中洒下智慧农业的种子。钟涛弯腰轻嗅泥土,七年前的沙地已散发出黑土地般的油润清香——这香气,正飘向更远、更蓬勃生长的田野。(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