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德国汉学家为何感慨“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
作者 彭大伟 吴家驹
(资料图)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季羡林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当今时代,中国人还喜欢读书吗?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顾彬,为何谈及自己在北京、上海逛书店的经验,感慨仿佛身处“天堂”?
近日,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中国汕头大学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德国研究者胡春春,展开对话。
视频:【读书之美】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德学者热议:纸质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人喜欢读书吗?
2022年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
“对我来说,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顾彬表示,当他在北京、上海逛书店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到处都有人坐着看书,人们喜欢在书店看书。
视频:【读书之美】东西问·中外对话|德国汉学家: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来源:中国新闻网
胡春春则认为,中国是非常爱阅读的民族。而在任何一个社会,读书都是出于实用性。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而知识的摄取本来就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如果想要去了解资本市场,就会去买相关的书籍。
中德两国民众在阅读习惯上,有哪些差异?
顾彬表示,中德在阅读场所上存在差异。德国人通常在家里、汽车上、火车上、高铁上看书,而不在书店看书。
“在德国,如果我去书店,通常是我要什么书,就买什么书。当然我也会问老板,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
胡春春则表示,和中国一样,德国同样是热爱读书的民族。而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德在阅读上的差异之一。
“目前中国人对于新技术比较好奇,所以经常用一些新技术手段,比如在手机上读书,这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阅读方式。”
未来,纸质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越来越成为阅读的重要媒介。调查结果显示,在媒介接触时长中,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101.12分钟,传统纸质媒介则为21.05分钟。
未来,纸质书会被电子书取代吗?
“我喜欢手里的书跟我说话,它有味道,我可以触摸它。”
顾彬表示,自己更喜欢纸质的书。但他也承认,德国的下一代,和现在的中国人一样,喜欢在手机上看书,他们同样是幸福的。
胡春春则认为,任何媒介,不管书还是手机,它首先是一种直觉的体验,而有些东西是不可以互相代替的。我们可以用电子阅读,但电子阅读的一个问题是,它是虚拟存在的。
“如果有一天手机坏了,或是网络不行了,书就忽然不存在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很令人恐慌的事情。”
他同时表示,读书作为一种直觉的体验,阅读者可以在书上写字,可以来回看、来回翻,这些都是电子书提供不了的。
朱莹 摄
仿佛不约而同地,顾彬和胡春春都选择了一整面墙高、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作为这次远程对谈的背景。谈到兴起时,胡春春还不止一次对着镜头“晒出”了桌上放着的书——既有顾彬《野蛮人来临:汉学何去何从?》中译本,也有记录中德人文交流一段佳话的《启蒙的艺术》。
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当然,我也很佩服我的学生,他们直接用电子笔在他们的平板电脑、手机上写。我说你们真的好厉害,我就完全做不到。”胡春春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