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极进发 第13次北冰洋科考有何不同?

2023-08-09 23:03:4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问到底丨向北极进发 第13次北冰洋科考有何不同?

极昼的北极,有绝美的清晨和黄昏、有斑驳交错的海上浮冰,也有覆盖在静谧大洋之上的浓浓海雾,此时此刻,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作业,目前已经抵达北纬77度左右。科考队于7月12日正式起航,总台央视记者王楠也随船出发,全程记录我国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


【资料图】

当前在楚科奇海有哪些科考任务?科考队员24小时连续科考面临哪些挑战?今年科考的难点在哪里?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北极的海冰是什么味道的?一路向北极进发,都有哪些新鲜见闻?

此次北冰洋科考有哪些重点任务?

这次科考全程80天左右,除去往返路途时间,预计总共有40多天可以开展科考作业。此次北冰洋科考有哪些重点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个就是“雪龙2”号的科考作业协同系统,上面不仅可以显示冰情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显示当时的温度、经纬度等信息以及科考作业进度。目前,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域的科考任务已经完成过半。

这次北冰洋科考有哪些重点任务呢?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我们这次北冰洋科考是聚焦北极快速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有四个重点任务,一是中北冰洋的太平洋扇区的生态环境的调查和海冰的综合调查。二是加克洋中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三是一些科学研究计划,主要还是针对环流、海冰开展研究。四是国际合作,包括中泰微塑料的北极的调查,以及中俄加克洋中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

在这些任务中,对加克洋中脊进行调查,是继2021年首次科考后的第二次。加克洋中脊又是什么呢?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加克洋中脊是一个新的火山脊,它是我们全球扩张速率最慢的一个洋中脊,应该说它对于我们研究全球板块的扩张,还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我们这个航次的进一步调查,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加克洋中脊的结构的变化以及扩张的过程,也为我们揭示超慢速扩张的洋中脊热液的循环机制,提供一些坚实的基础。

研究北冰洋气溶胶 有哪些黑科技?

在所有科考任务中,和大气科学相关的作业非常多,除了释放气象探空气球以外,还要对大气中的气溶胶进行研究,据了解,我国曾在2016年对北冰洋气溶胶情况进行过激光雷达观测试验。我们为何要研究北极的气溶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的北冰洋科考在开展这样任务时又有哪些黑科技?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乐凡阁:这台仪器叫做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主要是观测从近表层到高空1万米,气溶胶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它相关的一些物理参数。这张是实时生成的数据图,初步推测的话,这主要可能是由于海洋排放的大量一次海盐气溶胶,所导致的PM10气溶胶浓度升高。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乐凡阁:北冰洋是当前海洋气溶胶研究的热门地区,由于当地特殊的水文环境,包括海冰的覆盖以及密集度的变化,包括当地特有的浮游生物种类及其丰度的变化等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显著影响气溶胶的生成以及排放,但是它们相关的影响机制以及过程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这也是我们在北冰洋开展气溶胶观测的重要原因。

科考队员24小时连续科考 面临哪些挑战?

北冰洋自然条件恶劣,海况复杂多变,户外温度低,而很多作业项目,需要在科考船的艉甲板进行,这样的作业条件下,科考队员们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冷是一方面,由于这次在楚科奇海上的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水体环境、生物生态等方面,大量的海面浮冰也给科考作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雪龙2”号实验室实验员 刘丛舒:我们这个网放下去以后,假如这个冰移动了,它很有可能会动,就把绞车的钢缆给勾住了,有可能设备就会丢。

在北冰洋科考,上冰作业必不可少,但是频繁的海雾,会给队员们带来另外一重风险,那就是北极熊。除了安放安全屋、防熊笼外,考察队也会采用多种手段。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瞭望,我们在驾驶台几个方面观察作业的区域有没有熊。有熊的话,就让作业人员赶紧撤回来。另外碰到能见度不高,有雾过来,就赶紧停止作业,撤回来。第三个,我们会通过无人机、一些红外设备感应有没有熊,包括直升机也是待命。

北极的海冰有味道吗?和南极海冰一样吗?

北极的夏季,是一年中海冰最少最薄的时期,受潮汐、大风、涌浪影响,海冰会不断破裂,形成一条条冰裂隙。北极的海冰是什么味道的?和南极的海冰一样吗?来听听科考队员的介绍。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陈晓东:浮在海面上的冰,总体上来看,北极的冰盐度更高一些,更咸一些。

这种海冰,它一般的盐度,是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大概我们说是盐水(海水盐度)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左右。在南北极,除了海水直接冻结形成的浮冰以外,还有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叫做冰山。那么冰川的形成,是通过积雪长年累月堆积而形成的,所以冰川本身是没有盐分的,它产生的这些冰山也是没有盐分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这种淡水冰。

北冰洋,主要的地理特征是海洋,但是南极是有大陆的,存在很多的这种冰川,它会形成特别多的冰山,所以在南极,冰山所占的体量是相当大的。北极因为冰山很少,淡水冰占比相对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北极的冰总体上比南极的冰更咸一些,盐分更高一些。

极地那么远 为何要去科考?

一眼望不到头的蓝色海洋,连绵不断的白色海冰,无论北极还是南极,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遥远的极地,不仅气候恶劣复杂,而且人迹罕至。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排除万难,到北极去科考呢?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极地,首先它是我们地球的两大冷源,对我们大气环流来说,它是一个驱动器。对于我们全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极地对我们研究板块运动,包括气候变化以及空间这块的科学家来说,它也是个宝库。

不仅如此,极地和海洋、外层空间、网络空间都是全球发展的新疆域,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极地科考,它本身是人类认识自然奥秘以及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中国开展了39次南极考察以及12次的北极考察,应该说我们无论是在极地的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生态学以及气候气象学这些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我们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和一些新的科学发现。特别是对于北极来说,北极的气候变化,这些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在来说,应该说整个的极地科考的事业应该是稳步向好的一个趋势。(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