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第74集团军某旅的寻根之旅——绿叶对根的情意

2023-09-01 10:07:10    来源:解放军报

一张老照片和一群老英雄

■李浩琦 杨明宜 吴 磊


【资料图】

今年初,第74集团军某旅宣传科科长满英杰收到了一张老照片——黑白影像里,一位战士嘴角的豁口让人印象深刻。

这名战士,是该旅前身部队战斗英雄韩光荣。这道豁口,是抗日战场上韩光荣与日本侵略军拼杀时留下的印记。

那场战斗,韩光荣被日本侵略军的刺刀从嘴角划到耳根,仍然坚持冲锋。他咬掉敌人的鼻子,击毙敌人,脸上留下永久的伤痕。后来,韩光荣在解放战争四平攻坚战中壮烈牺牲。

随照片寄来的诗中这样写道:“轰鸣炮火启城隅,主力拼冲光影殊。面颊一痕倭刀挑,眼前万恶蒋军诛。重伤不废连投弹,喋血尤思破敌无。惨烈战场烟散后,今人难拾那时图。”

照片和诗,是该旅前身部队冀中军区16团革命先辈的后人邮来的。跨越岁月长河,该旅经历数次改编、辗转移防,这段烽火年代的历史残片,终于得以补入旅队史册。拿着老照片,读起犹带硝烟的诗句,满英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就是最鲜活、最生动、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教育。”

“这些照片和故事,是我们部队的宝藏。以前条件有限、技术手段不发达,历史记录难免有所遗漏,现在去做,还来得及。”受到这张照片的启发,满英杰萌生出一个想法。“这些尘封已久的老故事,亟需我们后人去揭开面纱。”

满英杰立即起草了一份活动计划——号召全旅官兵对部队历史上的战斗英雄进行追溯,努力搜寻资源线索,跟英雄后代亲属、相关政府单位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革命事迹。他希望,能用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励该旅官兵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在新征程上继续冲锋。

很快,活动计划通过审批。交班会上,该旅领导特别强调:“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争当英雄。革命先辈身上有血有肉的故事是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鲜活素材。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强军的力量,发扬革命精神,承担起新时代强军兴军的重任。”

不久,该旅“三八线尖刀英雄连”连长邹定祥辗转得知了连队老兵洪德安的线索。跨越2000多公里,邹定祥带领寻根小组来到辽宁鞍山,拜访洪德安老人。已年届90的老兵依然精神矍铄,看到连队官兵将连旗展开的那一刻,洪德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在邹定祥和战友们的注视下,洪德安拿出一个珍藏已久的零件——这个零件,来自当年他使用的发报机残骸。老兵一边介绍,一边有规律地在零件上敲击。“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军旅印记。”邹定祥忍不住感慨。

归队后,邹定祥和战友把探访洪德安的经历和感想整理成文字,刊发在集团军“钢铁先锋号”微信公众号。当这篇稿件在办公楼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其他连队寻根溯源的斗志和决心也被激发出来——

“我们计划前往广西龙州,进一步充实完善战史战例”“我们连队官兵给老英雄写了一封信”“我们准备邀请老英雄回营看看新装备”……

探寻英雄,学习英雄。如今,该旅越来越多营连踏上寻根旅程,更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掀起新一轮练兵备战热潮。

追踪第74集团军某旅的寻根之旅——

绿叶对根的情意

■满英杰 朱乾坤 李浩琦 吴 磊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英雄”

老兵罗春生很多年没有和部队联系过了。

去年腊月二十三。广东惠州博罗县,各家各户正忙着置办年货。那天,在小院里喂鸡的罗春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老连长您好,我是‘一炮连’的后人……”

这个电话,是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连长薛建斌打来的。自从转业回到地方,罗春生再也没有回过老部队,也很少和人提起当年的战斗故事。接到这个电话,他十分惊讶,也被薛建斌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

“不看清来时的路,就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当上连长后,薛建斌总觉得连队建设缺了点什么。翻开连史,他没有找到任何一位战斗英雄的事迹记载,只有老连长罗春生的一点战斗记录。

连史里找不到,薛建斌就去翻营史。在营史里,他找到新的线索——罗春生籍贯,广东河源。

虽然只是多发现了4个字,薛建斌却很高兴:“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儿,我们寻根就有方向了!”

因为不知道老连长会不会讲普通话,薛建斌带上一名河源籍战士作为“翻译”,一同踏上这场结果未知的旅程。

抵达河源后,两人在当地四处打听,没能找到老连长的消息。“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薛建斌找到当地人民武装部和公安局求助,希望发动他们的力量一同查找。这次,寻人的效率大幅提高,但坏消息是,河源地区并没有罗春生这个人。

从满怀期待到备受打击,薛建斌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在网络上搜集信息,找到了一位叫罗春生的战斗英雄,但此罗春生却并非彼罗春生。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英雄!”怀着这样的信念,薛建斌一边四处寻访、询问曾与罗春生同期参战的老兵,一边翻阅其他营的营史资料。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某营营史中找到老连长的身影。

原来,当年作为副营长的罗春生转业到地方,被安置到广东惠州博罗县罗阳镇。经过多方打听,薛建斌得知了老连长罗春生的手机号码。

腊月二十三,在那通几经波折的电话里,罗春生回忆起当年作战的经历,忍不住眼眶通红、声音哽咽。薛建斌听罗春生的讲述与连史中的记载基本没有差别,心中确认——电话那头,就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老连长。

由于要执行任务,薛建斌没能前往老连长罗春生家,而是由指导员尹翔带着连旗和连队官兵共同写下的信上门拜访。初次见到尹翔时,老连长显得格外小心谨慎,还专门打电话到第74集团军,核实寻根小组官兵的身份。

在电话里确认了身份后,罗春生特地换上当年的老军装,拿出收藏多年的一等功奖章和证书。年过七旬的老兵坐姿挺拔,绿色军帽下露出花白的鬓发,却依然能看出军人的铁血气质。

面对这群年轻的官兵,罗春生回忆起当年的战斗: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自架炮射击,瞄准敌人阵地实施打击,带领全连冲过敌封锁线,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军榴炮阵地,有力支援了步兵战斗,荣立一等功。

罗春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夜晚,指导员负重伤、司务长牺牲、多名战士负伤,是单场战斗中连队损失最大的一次。

回忆翻涌,罗春生走到连旗前,轻抚着旗帜上熟悉的名字,仿佛又见到了当年连天的炮火,和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

尹翔给罗春生带来了一封信,连队官兵在信中向老连长承诺:“在党和国家的事业里,我们会像你们一样用忠诚捍卫军人本色,用鲜血和生命浇灌胜利之花。”

看着信中慷慨的誓言,罗春生目光发亮。

“当年缺少弹药和重火器,今天,你们有新的装备,也有新的使命。无论时代如何改变,连队的精神一定不会变,祝你们胜利!”罗春生笑着说。

“战旗飘扬75年的‘铁八连’,后继有人”

清明节前夕,陈颖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陈颖是辽宁鞍山慈善总会“慈心善助爱心团队”的队长。这封信,是第74集团军某旅“铁八连”官兵,辗转2000多公里带到鞍山的。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谢陈颖在补刻烈士名录工作中做出的努力。

2023年2月,“铁八连”排长陈韩韩带着二级上士李月、袁鹏飞,一同前往辽宁鞍山四方台战斗遗址走访。在鞍山烈士纪念馆内,他们看到了连队先辈的英勇事迹。然而李月发现,郑国旗、平玉山、金复生这3名烈士的名字不在烈士名录墙上。

为此,他们找到纪念馆工作人员沟通询问,由此结识了陈颖。听李月等人讲述了3名烈士的事迹,陈颖深受感动。他主动表示,愿意帮忙与纪念馆协调,将遗漏烈士的名字补入名录。

随后2个月,陈颖走访各个部门咨询协商,理清补刻烈士名录的流程和所需手续,并从“铁八连”官兵那里拿到了相关证明材料。清明节前,他终于让3名烈士的名字补刻进烈士名录墙。

那一天,陈颖组织了一场补刻烈士名录的揭牌仪式。

原“铁八连”副政治指导员刘泉深已经95岁高龄,收到邀请后,他专程从辽宁营口赶到鞍山烈士纪念馆。与此同时,“铁八连”政治指导员毛湘奇,也带着连队的寻根小组来到鞍山。

前往烈士名录墙的路上,刘泉深坚持没有坐轮椅。他拄着拐杖,和“铁八连”官兵一同缓缓前进,步履蹒跚地走到那面刻满了烈士姓名的墙前。

“老战友,我来看你们了……”刘泉深举起颤抖的手,缓缓拂过一个个战友的名字。那一刻,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抚摸着昔日战友的名字,刘泉深的思绪也飘回到75年前的解放战场。他用颤巍巍的声音,向寻根小组的官兵讲述起郑国旗、平玉山、金复生这3名烈士当年的战斗故事——

“为了解放鞍山,我们奉命攻打四方台防御阵地,不仅要拿下阵地,还要守到部队总攻。”刘泉深回忆。正值冬季,国民党军队在四方台修筑了多处坚固工事。刘泉深记得,为了防止他们进攻,敌军从山顶挑水往下倒,“水边泼边冻,成了一座冰山”。

“就算四方台是铁铸的,我们这支钢铁部队,誓死也要啃下这块铁。”刘泉深忘不了那场战斗的壮烈:官兵们越过牺牲战友的遗体、踩着战友的鲜血往上爬。“我们防守缺重武器。副连长平玉山在爆破时,牺牲在敌人的铁甲车前。连长郑国旗抱起冒着火星的炸药包,和铁甲车同归于尽。”说到这里,刘泉深两眼通红,噙满泪水。

苦战8小时,他们打退敌军5次集团式的反冲锋,终于等来了部队总攻。就在这时,连部遭到敌机轰炸,指导员金复生壮烈牺牲,代理连长吴惠仁右腿被炸伤。

那场战斗之后,该连被辽南军区授予“铁八连”荣誉称号,全体指战员记大功一次。

“我们连150多个人参加战斗,最后只剩下16人。打完那场仗,大家红着眼睛,哭喊着,跺着脚,不肯下战场。”刘泉深凝望着烈士名录墙,缓缓说道:“现在牺牲的战友都在这里团聚,我也可以安心了。”

“老首长,现在我们也有自己的‘铁甲车’了!”指导员毛湘奇拿出连队官兵日常训练的视频和照片,专门展示给刘泉深。看见视频和图像里,年轻官兵驾驶着新时代的“铁甲车”涉险滩、越障碍,不断冲锋向前,刘泉深欣慰地笑了。

最后,在这场揭牌仪式的致辞中,刘泉深真挚地说:“请放心吧老战友,战旗飘扬75年的‘铁八连’,后继有人!”

揭牌仪式结束,返程路上,刘泉深边走边向寻根小组的官兵介绍:“这条二一九公路,就是为了纪念当年2月19日我们解放鞍山的战斗。那边还有二一九公园、二一九小学……”

当年的硝烟已然飘远。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连队官兵正在观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时,一封来自老连长罗春生的回信被寄到了部队。

作为代表,列兵梁晨迫不及待地拆开老连长的回信,走上台为在场的全营战友朗读——

“亲爱的董明春、梁晨等战友……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打赢的信心与决心。除了武器装备性能大幅提升外,更重要的是人民军队传承不变的精神勇气……”

这是梁晨第一次在几百人面前讲话,他心里很紧张。但随着一字一句读下去,梁晨愈发感受到老连长回信中的力量。他越读气息越足,越读声音越洪亮。

刚来连队时,梁晨的身体素质并不好,几个课目成绩都不理想。罗春生的回信给他带来了很大触动。

“老连长他们当年能在战场上拼杀,不惧生死,我也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连长的期望!”那段时间,梁晨把罗春生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加练,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

终于,到了连队体能考核的这一天。

单杠引体向上考核,梁晨铆足了劲儿往上拉,正当他快要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时,手臂上的旧伤突然复发。钻心的疼痛让梁晨一瞬间就要泄力。“坚持下去,决不能放弃!”他咬紧牙关,继续慢慢往上拉。

“拉一个,再拉一个……”战友都在为梁晨加油。他感到手臂已经麻木,只能靠意志坚持。最后,梁晨成功突破自我,考核成绩达到28个,身旁瞬间响起战友们的欢呼与掌声。

那段时间,连里掀起了一场突破自我、追求进步的训练热潮。

训练场上,新兵虚心请教学技能,老兵紧盯实战研战法。全连官兵不断在训练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连队的实战实训水平持续提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久后,该连官兵把寻访老连长罗春生的所思所得,整理成鲜活的辅导教材,配上图片制成画册,并开展了一场“重寻红色足迹交流会”。

教育课堂上,回顾峥嵘岁月,那些在艰苦年代、恶劣环境中始终信念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一次次打动着连队官兵,成为他们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如今我们营房这么宽敞,装备这么先进,更要传承先辈精神,完成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也想成为一个像罗老连长这样的英雄”“谁取得好成绩,谁就去给老连长报喜”……

随着寻根之旅不断深入推进,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朴素的革命文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源源不断涌流进该旅各个营连,补全着部队一路跋涉的历史足迹。

从指挥“铁八连”血战四方台的副指导员刘泉深,到见证彭德怀亲授战旗的“三八线尖刀英雄连”老兵洪德安;从“为了胜利,心脏一度停止跳动”的“尖刀英雄连”连长黄茂发,到因抢救群众不幸牺牲的爱民模范李延发烈士……一个个英勇而顽强的身影从史料中走出来,来到官兵们身边,给他们带来全新的触动。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走得再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该旅领导表示,这场寻根之旅并未终结,他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从历史的脚步中,汲取部队迈向未来的不竭力量。

告别该旅,我们的耳畔仿佛响起这首歌的旋律:“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解放军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