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闻】漫漫寻根路 总有后来人:搭建故乡与海外乡亲“桥梁”

2023-01-16 09:54:51    来源:福建侨报

漫漫寻根路,总有后来人

什么是“根”?为什么要“寻根”?年少时陈少峰也不懂。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暑假,侨居菲律宾三宝颜的叔公陈文荣打来越洋电话,询问南安诗山镇红星村归侨吕炳又的家庭情况。陈少峰第一次知道海外有那么多人在寻根,也才知道叔公一直在义务为侨亲寻找祖籍地和失联的亲人。


(资料图)

后来,他沿着祖辈的路,远赴菲律宾谋生,在他乡读懂乡愁;接过叔公未竟的“事业”,搭建起故乡与海外乡亲的又一条“桥梁”。

故乡一盏灯,游子心中月。只要世间有人迁徒有人漂泊,游子客留他乡或落地生根,一代又一代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寻根故事便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寻根, 是相隔半个世纪的拥抱

陈少峰20多岁时在菲律宾三宝颜阿拉诺街(JS Alano Street)经营着一间50多平方米的食杂铺。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早上8时,店里的电话总会响起,传来八旬老人陈垂希带着浓厚闽南语腔调的问候。陈垂希的店铺与陈少峰的同在一条街,相隔不过数十米。因着共同的社团与同乡关系,俩人十分亲厚。

陈垂希祖籍南安,20世纪40年代,他背负行囊,独自下南洋谋生,成家立业后,为家庭奔波劳累,浮生不得半日闲。皱纹在思念中爬上脸颊,他却再未回乡,更与故人彻底失去联系。“趁还走得动,我想见兄长一面。不过,他可能已经不在了……”他将身世告知忘年之交陈少峰,希望获得帮助。

陈少峰带着陈垂希提供的信息回到诗山镇。由于信息详实准确,一回乡就迅速在鹏峰村找到了陈垂希的亲人。2001年,多年未曾出国的陈垂希在陈少峰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中国香港,见到阔别已久的兄嫂。他抱着兄嫂号啕大哭,仿若还是50年多前离乡的那个少年,要一口气将委屈宣泄而出。

陈垂希回菲律宾后,特意带着礼物上门感谢陈少峰。他满足地对陈少峰说,此行不仅如愿见到了兄嫂,还回家乡诗山住了几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暮发苍苍的陈垂希这次终于记下家里的联系方式。

故乡的发展翻天覆地,他离开时,侄儿给陈垂希包了一个大红包。“过去都是华侨寄钱回家,现在不仅不用带钱回去,还能带钱回来。”他大笑地对陈少峰说,满是欣慰与自豪。

2006年,陈垂希因病离开人世。临终前,嘴里还念叨着陈少峰。“您等一等,他马上就回来。”儿子挽留他。听闻消息便立马赶回菲律宾的陈少峰,却没能见到陈老的最后一面。灵堂上,陈少峰只能望着陈老的遗像,深深鞠躬。异乡游子哦,家乡北望,愿你魂归故土,再不漂泊。

寻根,是四代人共同的念想

2018年10月,一段寻根视频流传于网上。年逾六旬的印尼老人许焕忠以流利的闽南语,讲述自己的故事。随后,《你认识许凰雁吗?印尼老人携子女回南安寻亲,希望圆四代人心愿!》一文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陈少峰获悉此事,也迅速加入寻亲的队伍。

当时,许焕忠手中掌握的信息很少,仅有“家乡在福建南安”这句话和爷爷许凰雁、奶奶陈望娘的名字。“还有一个信息,爷爷是跛脚的,因为受伤。”原来90多年前,许凰雁因重伤被接回南安治病,不久便失去联系。陈望娘从新加坡辗转到印尼讨生活,就再无从得知许凰雁的后续情况,她辛苦抚养三个儿子,在印尼重组家庭。

“小时候,我的阿妈就一直跟我说‘我们的家乡在福建南安’。”数十年来,许焕忠的奶奶一直念念不忘远在中国的亲人,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儿子许俊发和孙子许焕忠,一定要回乡寻亲。期间,许俊发真的联系到国内亲人,并保持着通信往来。但他没有机会回国,也没有把具体情况交付给儿子便离开人世,线索再次中断。

祖辈的遗愿让整个家族牵挂于怀。那些年,许焕忠的家人也几番回国查找,都无疾而终。2018年,经过与家人商量,许焕忠决定北上寻根,为了腾出时间,许焕忠的儿子许丰宝甚至辞掉工作全程陪同。“这是我们四代人的心愿。”许焕忠当时这样说道。

“我们的信息少,只能在南安沿村寻找,到处问哪里有一个‘许家村’。”许焕忠的女儿许素妹对记者回忆道,“我们也知道希望渺茫,犹如大海捞针。但这是长辈的遗愿,是全家共同的念想。我不想爸爸失望就安慰他,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就把这次当做一次旅游吧。”

幸而故事出现转机,文章见报还未超过24个小时,确认的信息便已传来。“听说他的姓氏和相关情况,我便锁定了钱塘村的许姓,并联系到村里人。”陈少峰回忆道。

“我能给阿妈、爸爸一个交代了。”那天,许焕忠带着子女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四周是乡亲们迎上来的笑颜。他们还找到世上唯一知晓许凰雁墓地的堂亲。据堂亲回忆,小时候,父亲常带着他到许凰雁墓前,讲述许凰雁的故事。原来,许凰雁伤好后也曾回新加坡找寻妻儿,却没能找到,只能一言不发地回国,最后带着失望离开人世。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中国,人生地不熟,最后居然真的找到了。就像是参与了一场电视剧的拍摄,自己居然还是女主角。”4年后,许素妹依然深怀感激,“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帮助我们。如果不是找到了叔公,如果再晚一点回来,我们可能就再也无法找到墓地,无法知道太爷爷的故事了……”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亲戚们到酒店看望他们时的场景。“我那时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堂叔对我说,我是你叔叔。我就问,那叔,我们要去哪里?他说走,叔叔带你回家。他说‘回家’,我心里就默默地流泪了,我竟然在中国还有一个家……”

现在,许素妹与堂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寻根,让更多人踏浪归来

“漂泊久了,还是想念家乡。”2014年,陈少峰下定决心回国,“但我与海外的联系不会断,回国反而更能帮助他们寻根。”

“只要乡亲们找到我,没有不成功的”,在助人寻根的20多年里,他帮助近30位乡亲找到亲人和故土,成为乡亲口中的“寻亲专业户”。求助人中有像陈垂希这样的第一代华侨,更多的是像许焕忠、许素妹这样的华裔后代。其中就包括南侨总会中陈嘉庚的得力助手侯西反的孙女侯韦美以及菲律宾著名侨领黄年荣等。陈少峰还记得2018年黄年荣在回乡祭祖时遗憾地说:“我经常回厦门,居然不知道老家离厦门这么近!”记得黄年荣在乡亲的簇拥下笑着答应:“我还会再回来的。”

千百年来,福建人向海而生,然后客留他乡。又因着亲人的牵挂和嘱托、血脉的传承以及对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追寻等缘故,如潮水般一代又一代人沿着祖辈的足迹踏浪而来,寻根问祖。如此周而复始,如此赓续传承。

陈少峰一直记得,那年因为消息回得太迟,吕炳又的姐姐身体状况已不适合远行,最终她未能回乡探亲。时不我待,他希望接过叔公的“接力棒”,帮助海外乡亲们更快更准确地找到亲人,让遗憾不再继续。所以这些年,他在东南亚遇到许多华侨华人,聊天中,他总爱和他们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聊族谱的故事,并主动对他们说:“我来帮你寻根,你们都回来看看啊。”(朱婷 陈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