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中国发布| 孩子生了谁看?医疗救助谁管?青年人就业咋留……地方两会有问必答

2023-01-19 09:53:01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1月19日讯(记者 刘佳)新年伊始,各地两会纷纷召开。针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予以回应,为新年开好局、为群众办实事。中国网记者注意到,今年,有关传染病防治、医疗救助体系完善等问题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划重点。此外,有关入学、就业、养老等热点问题也被频频提及。

医疗体系如何分级救助?

3年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为我国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与挑战。除疫情防控救治外,我国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基层医疗”“公共卫生”等领域也迎来不小的压力。在今年各地两会上,“病有所医”被多次点名、划重点。


(资料图片)

陕西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将加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到,要尽快建成自治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银川重症定点治疗医院,重症床位数提高到每10万人12张以上。浙江省明确,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是今后5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之一。报告中提出,推进“病有良医”,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成国家医学中心1家以上、研究型医院5家左右,实现三级医院县级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2.7岁。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大程度扩容和下沉,加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加快建设3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国家 (广西) 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山西省提出,全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推进3个国家级、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争50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山东省将在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方面,创建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深化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建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扩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优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二孩、三孩出生 怎么才能“上好学”?

在入学政策不断优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于入学的诉求,已经由过去的“入园难,入学难”转变为“入好园,入好学”。特别是在我国正式实施“三孩”政策后,为鼓励生育,各类配套政策频出,但仍旧免不了一些顾虑与困惑的声音。在今年的各地两会上,“孩子生了谁来看”“该入学了,优质学位是否充足”等问题,得到了来自官方的正面回应。

上海将推出社区托育服务,2023年托育托额达3200个。重庆提出“让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大力发展公立幼儿园,完善重庆中医药学院设置,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2023年,该市将新增婴幼儿托位1.6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3%以上,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贵州提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95%、92%的办学目标。湖南将整合600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40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就二孩、三孩照料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推动政府主导设立普惠托育机构,满足低收入群体及两孩、三孩等压力比较大的群体。同时,要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条件解决企业员工的托育问题,鼓励社会办托育机构。此外,北京还将继续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推动优质教育均衡目标的达成。民进北京市委建议,教师交流轮岗须明确义务,并对交流轮岗的对象、范围、年限、程序、待遇、保障等作出全面规范。针对教师普遍关注的编制问题,要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

青年人就业如何保障?

稳就业始终是各地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在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引进、配套设施、就业优先等保障措施纷纷出台,为青年人就业给出“定心丸”。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将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重庆明确,让就业社保更加健全有力,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1万套(间)等。湖南拓宽就业渠道,2023年将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控制在5.5%左右。贵州在教育科技人才引进方面,将推动发展动能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提升就业人才质量。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将“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全省16市、102个县(市、区)也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写入同级党代会报告或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山东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到,要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山东省威海、聊城等地将针对城市房价高的现实情况,积极助力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济南、济宁、菏泽等地将围绕青年人才成长、创新创业推出切实可行的服务举措和政策支持。

老人、残疾人谁来照料?

面对日趋庞大的老龄人口群体,“老有所依”也是近年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今年的各地两会上,多地出台养老体系、残疾人照料政策,亮点频频。

贵州省提出,2023年将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28元,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8%、15%。此外,提质改造标准化养老机构20个,打造示范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重庆市提出,创建100家“渝馨家园(残疾人之家)”,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万农户;上海市提出,优化升级“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推新增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新建社区长者食堂40个、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