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荐:开新局·谋新篇| 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就业工作如何“再升级”?

2023-03-09 09:46:38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两会,同时也恰逢换届之年,因此,这注定是一次孕育新生机、新气象与新希望的大会。值此之际,中国网推出两会特别策划《开新局·谋新篇》系列组稿,聚焦经济、生育、老龄化、就业等民生热点问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出真知灼见,为百姓过上高质量生活建言献策。


(资料图)

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 刘佳)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倾斜力度,从未减弱。即便是在“极不寻常”的2022年,在“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部分,我国也坚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再次被“点名”,并明确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理解“更加突出”?中国网记者采访了两位全国政协委员进行详细解读。

“更加突出”传递“倍加关注”信号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1158万,较去年增长82万,再创新高。面对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更加突出”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王璞直言:“这意味着更严峻的就业形势。”他告诉中国网记者,这种严峻源自市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中小微企业的信心不足以及大学生的就业信心缺失。在多重背景作用下,“更加突出”是我国政府“稳就业”的一种决心,更是对民生工作的一种高度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王璞。受访者供图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也持相同观点。在此次大会召开前,刘林曾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他告诉中国网记者,今年高校毕业生增量部分主要是2020年扩招的高职专科生和高职专升本学生,共计约200万。当时扩招和教学的原则就是“社会急需、易于就业”,绝大多数是市场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适用之才。他认为,今年就业难主要是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尚处于复苏过程中,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现在主要“难”在岗位供给端,而不是高校和学生身上。这一主要矛盾,需要政府“更加突出”地关注并倾斜。

“更加突出”重在信息“精准垂直”

如何做到“更加突出”?近年,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认为,应从根本上扭转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事少钱多离家近”的错误就业观。就这样的观点,刘林并不认同。他认为,通过多年的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合度、适应性已经大幅提升,毕业生眼高手低、就业观偏差问题在大多数高校大多数学生身上得到了积极转变和有效改善。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是要真正将信息做到精准、垂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受访者供图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能够解决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刘林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在全国1.62亿经营主体中,有招聘需求的近4000万家,实际招到高校毕业生的只有265万家,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讲,需求规模完全可以满足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当前矛盾主要集中在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接精准度不够。他指出,去年底今年初的疫情导致高校就业工作和企业招聘工作比往年启动得晚,因此当前的就业数据不好看。但随着疫情全面转段和经济不断调整复苏,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需求也在回升中,求职、招聘活跃度也在不断增加。但综合分析来看,全面复苏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此,他建议,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以延缓就业为着力点,长短期措施结合,做到进一步扩大高校访企拓岗行动,动员高校一线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行动中来,深入挖掘有效岗位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更加突出”须带着“订单”到学科建设中去找答案

“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王璞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底层逻辑,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与需要。

多年从事激光工程研究的他,结合自身领域与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希望让我们的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有更高的见识。不只是学习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学会思考。”他以我国某一技术领域为例,截至目前仍旧需要借助国外的设备进行生产与制造,中国企业尚未掌握这一设备的核心技术。他认为,这与我们的教学与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学科,而非带着某一问题或需求用学科的工具去解决问题。”作为高校,应该以企业需求和国家“卡脖子”技术为学科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反推对高校学子的培养。这样就不会出现国家大量急需的某些人才却“一人难求”现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