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5:53:38 来源:中国网
随着端午假期临近,同时伴随高考、中考的陆续结束以及大中专院校的放假,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达到1亿人次,或将成为近五年“最火”端午节。
(相关资料图)
预计端午旅游人次达1亿 年轻人成出行“主力军”
根据放假安排,今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2至24日,共3天。对于多数旅客而言,3天假期十分宝贵,因此大多数人选择短途游、周边游,尽量缩短在路上的时间。
去哪儿发布的《2023年端午假期旅游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得益于通畅的高铁线路和低价机票,围绕大城市的“2小时旅游圈”成为出行新趋势。如从北京出发,1小时可实现京津冀多个城市通达,2小时能到达辽宁朝阳、山西大同、山西阳泉、山东德州、山东济南等城市;上海和杭州的2小时旅游圈,可覆盖江苏南京、南通、盐城,安徽宣城、滁州、马鞍山等;广州出发2小时内可抵达湖南衡阳、郴州,广西梧州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游客循环和交互流动较为明显,主要客源城市周边将形成3小时黄金旅游圈,北戴河、松山、从化等旅游度假地热度渐显。
携程发布的《2023年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从预订情况来看,端午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青岛、武汉、南京、深圳和西安。从热门的高铁线路来看,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北京-北戴河、北京-天津等多条半径小于300公里的线路受到青睐。
此外,从旅游成本看,端午节出行消费价格相对友好。相较“五一”,端午节机票平均支付价格降低近二成。从提前预订量来看,旅客量也不会达到“五一”量级,除热门旅游城市外,大多数城市将迎来“不贵、不挤”的假期。
从群体看,年轻人是出行“主力军”。数据显示,相较“五一”,端午节旅客年轻人占比更高。这当中既有“五一”未能顺利出游的人群,也有高考结束后即将开始毕业旅行的高中毕业生。
强化假日期间农村运输服务供给 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在“五一”报复性出游潮过后,一些游客选择在端午假期中避开热门城市,佛系度假,到乡村度假体验端午传统也成为不少旅客的选择。以携程度假农庄为例,端午假期的总体订单量同比上涨191%。相比今年火爆异常的五一,端午期间游客在携程度假农庄的平均停留间夜增长22%。
为强化假日期间农村运输服务供给,全力保障2023年端午节假期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日前出台一系列相关举措,为人们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的假期保驾护航。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端午节假期期间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业信息系统、大数据等载体和手段,深入分析端午节假期期间客流趋势和出行特点,科学研判本辖区客流主要流量流向、热点出行区域,健全客运枢纽、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客流监测和应急调度机制,科学制定运输保障方案,强化运力调配,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切实提升旅客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交通运输部还强调,要加强综合调度,强化城乡交通与铁路列车、民航班机等信息共享,科学安排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汽电车、道路客运班线班次、出租汽车运力做好衔接驳载,采取缩短发车间隔、开行区间车和快车等措施,避免客流聚集和乘客长时间等待,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要强化旅游出行服务保障,通过开行旅游客运专线、旅游直通车、定制客运线路、旅游包车等方式,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运输服务保障。要强化农村运输服务供给,充分满足乡村游、探亲流等出行需求。
假日期间北有高温“烤验” 南有强降雨袭扰
天气情况也是影响人们出行的另一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假日期间,天气情况有些复杂,可能会对出行、旅游等产生影响。一是京津冀、河南、山东、内蒙古及新疆等地将不断经受高温“烤验”,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到39℃以上;二是南方地区将频繁受到强降雨天气的袭扰,且降雨落区高度叠加,致灾风险高,需多加警惕。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5日,江南大部、云贵高原、华南西部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其中贵州南部、湖南中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北部、广西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强降雨时段在21日夜间至24日。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降雨过程,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请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云南等地的公众多加警惕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路遇积水时不要贸然涉水。
气温方面,21日起,华北、黄淮等地炎热感再度回归,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最高气温将达到35~37℃,局地超过39℃。预计端午假期期间,上述地区将有连续的高温天气,请公众持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到户外活动、工作,谨防中暑或热射病。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综合报道
(编辑:赵晓雯 编审: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