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热度”不减 中国人为何“钟情”于吟诗?

2023-08-18 14:1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 题:唐宋诗词“热度”不减 中国人为何“钟情”于吟诗?

作者 王笈

《唐诗三百首新注》、“古诗海”系列之《唐五代诗鉴赏》……今夏正火热举行的上海书展上,一些展位将诗词类书籍“安置”在醒目处,时有读者上前翻阅选购。17日临近傍晚,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辛弃疾词集》《唐宋词格律》已仅剩一本,《李白诗选评》《杜甫诗选评》《高适岑参诗选评》在“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系列中最受欢迎,几乎卖空。

“从比较高阶的专业古籍整理,到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唐宋诗词一直都是书展上大家最感兴趣的门类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副主任钮君怡告诉中新社记者,当下读者尤其关注李白、杜甫这样的“一线诗人”,《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是长销品种。她也注意到,近期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让唐宋诗词更“热”了,“现在诗词普及的环境很好,大家都很重视传统文化,对我们出版社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中信出版集团展销的《长安三万里艺术设定集》和《长安诗选》,“热度”同样居高不下,并带动了此处其他诗词类书籍的畅销。在现场工作人员看来,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之名、诗词之美,再现大唐盛世的灿烂文化和气象万千,唤醒了国人心中的诗词“基因”。“对吟诗诵词的热爱,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和情怀。”

追捧诗词,不只在“书山书海”间。几天前,作家王晓磊(六神磊磊)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畅聊他心中的“唐朝野生登山家”李白。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王晓磊也曾沿着李白走过的足迹爬过名山,以“山”为线索串起这位大诗人的传奇人生。当晚有300多名读者共赴这场唐诗盛宴,现场观众席满满当当。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宣传推广部主任李颖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六神磊磊讲李白,(观众席)装不下了,只能请大家看直播了。”

吟诗诵词,难不倒中国的孩子们。16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4届“读者大会”上,当主持人即兴问起:“有没有会背诗的小朋友?”台下小手纷纷举起,朗朗吟诵声接连传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中国人为何“钟情”于吟诗?在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看来,唐宋诗词写的是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感受,“喜怒哀乐”是不变的,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价值观也是不变的。因此,尽管是千年前的诗人写的诗词,带给今人的感受却是亲切的。

莫砺锋特别指出,中国古人在评价诗人、词人的价值时,是人文并重的,认为只有人品高尚之人,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诗人、词人。“流传到今天的这些经典诗词,其作者都有高尚的人格,这些大诗人、大词人说的话、体现的感情,都是真诚的、高尚的、健康的、积极的。因此当我们读诗词时,除了审美享受,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历代诗人吟诗作对,乐趣无穷。

曾有人问现代诗人艾青,什么叫诗?艾青说,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