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10:03: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贾思勰堪称“农业科技特派员”(子曰诗云)
熊 建
(相关资料图)
孙悟空当过弼马温,这是大家熟知的。但这个管理马匹的官职,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原来,弼马温是“避马瘟”的谐音,指的是让马不得瘟疫。至于让孙猴子来当这个弼马温,也是有讲究的。
什么讲究?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说了:“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也就说,在马厩里放只猴子,能使马不得病。这种做法能否奏效,有无依据,不得而知,但却是古人认可的道理。
当然,如果《齐民要术》里充斥的都是这种虽有解释力、却难以验证的说法,那它绝不会传承千年、影响不辍。
北魏的贾思勰在533年—544年之间撰写的这部《齐民要术》,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专著。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记载了6世纪及之前黄河中下游关于谷物、蔬菜、林木的耕作、选育、栽培的方法,以及畜牧、渔业、酿造、烹调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农林牧副渔,概括无遗,不愧是一部“农家知识大全”。
贾思勰是今天中国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人,生平资料不多,做官做到了高阳太守。其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醉心农业,一个是饱读诗书。那么,这两个特点是怎么看出来的呢?都是从《齐民要术》里看出来的。
贾太守生活的年代,是北魏即将分裂为东西魏的时期,战乱频仍、政局混乱,生产凋敝、民生多艰。当此际,贾思勰没有去做浑水摸鱼的事,而是全面记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为的是助民致富。这一点从书名也能看出来:齐民的意思是平民,要术的意思是“有助于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
贾思勰看书多,是很多人翻看《齐民要术》的第一感觉。贾思勰不可能具有今天写论文的学术素养,但他引用的每一句话,都标明出处,决不掠美,方便读者找出根据来对证。态度极为认真、负责、严谨。据统计,全书引用各种书籍162种,平均每种十卷的话,也快2000卷了。因此,前人称贾思勰“腹中似有数千卷书者”,并非过誉。
贾思勰所引用的这些书,很多已经散佚,幸赖《齐民要术》得以保存“吉光片羽”,如两汉时期的《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虽然引用了这么多材料,但《齐民要术》的结构并不混乱,皆因为贾思勰精心编排、剪裁得当,使得层次分明、体系严整。全书结构大致相同,每一篇都由篇题、正文、引用文献三部分组成。
篇题,解释本篇作为主题的动植物,介绍它们在其他书中被称作什么以及性状特征等,还记录了相关的故事。
正文部分是精华。贾思勰根据自己访问所得以及亲身经验,详细记述了农林牧副渔各类产品的特点、生产过程以及涉及的技术知识。这些叙述,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手资料。
引用文献,就是从其他书籍文献中摘录相关资料,对正文加以补充。
如此精心的排兵布阵,《齐民要术》到底讲述了什么“致富经”呢?一句话,精确、细致地总结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全书篇幅最长的《种谷篇》了。
这一篇详细介绍了黄河中下游平原谷物栽培的技术知识。贾思勰提出,要“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地,不单是为了锄草,而是使地均匀,结的子实多),“苗高一尺,锋之”(锋是一种古农具,用来松土),“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镰伤;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湿积,则藁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耳”(庄稼熟了之后赶快收割,干了之后赶快堆起。收割太早稿秸未干,损耗镰刀;收割太晚,穗子可能折断;遇到风落粒严重,收获量会减少;湿着堆积,稿秸会霉坏;堆积过晚,有种种损耗;要是遇着连绵雨,还会生芽)。
就这样,从除草到收藏各个环节,贾思勰掰开揉碎了讲,就像今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一样。
贾思勰明白,农时紧密,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他叮嘱道:如果农民缺少耕牛,赶不上雨季耕种,就用人力来拉犁。人多的,一天能耕30亩;少的,13亩。
为了保证耕地的肥力和效率,贾思勰还在这一篇记载了氾胜之的“区种法”和赵过的“代田法”。前者是指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施肥、用水,来获得高产的密植耕作技术。后者是一种“轮替休耕制度”,可以节省劳力,获得更好的收成。而在同时期的欧洲,农业还是单纯靠休耕来恢复地力,不讲轮作。至于轮作制,直到18世纪30年代才开始在英国实行。
总而言之,贾思勰希望农民按照他总结的做法去干,“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至于《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书中的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用前人评语称:“贾思勰著此书,专主民事,又旁摭异闻,多可观,在农家最峣(音同摇)然出其类。”峣然就是突出、特出的意思。可谓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