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村:古村传千年,大道通世界

2023-09-08 17:14:55    来源:南方+

桥头村:古村传千年,大道通世界|中山侨村行⑬

驾车驶离中山市城区约20公里,依山傍水间,藏着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侨村——“桥头村”。倚山环水间,越山向海的岐关路从中经过,串联起侨房林立的“人瑞里”、香火不断的郑氏宗祠、民国洋楼里的桥头学校、唤起乡亲味蕾的濑粉茶果铺,以及面向世界的有孔虫雕塑园。

从桥头古牌坊向外踱步,驻足老榕树下,往昔的繁华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岐关公路桥头乡站旁,四乡八里的远洋游子,熙熙攘攘,涌入通往澳门的柴油客车。


【资料图】

1927年,这里曾是广东唯一获得专营权的民办公路。近百年来,这条由华侨郑芷湘等6人发起,带动百余位乡亲参与修筑的岐关公路,一头连着中山老城区石岐,一头是开埠极早、连通世界的澳门,成了香山人必经的民间商贸通道。

百年间,无数渴望出洋打拼的乡亲经此出海,走向世界。而后,那些勇闯世界的华人华侨又将西方之所见所学悉数带回,在千年侨村,开风气之先。

古屋青瓦千年村

山清水秀的千年桥头,静静地躺在山间,每个角落都浸润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北宋天圣年间,惠州路通判郑菊叟从榕树埔迁此定居,取名桥头,至今已逾千年历史。

丁口繁衍,村落渐扩,千年古村逐步演变成“两里二坊一新村”之规模,囊括人瑞里、麦园下街、南宁街、上巷和桥头新村。

秋风萧瑟,步入村口不远处,8座郑氏宗祠错落有致,映入眼帘。青砖墙、麻石脚,一座砖木结构的桥西郑公祠,建于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却仍然香火不断。郑氏子孙来来往往,时而闲坐于祠堂纳凉。

斗转星移,这里的古屋青瓦、祠堂庙宇、驿站牌坊,留存不衰,镌刻了桥头村千年风貌与人文脉络的历史痕迹。

沿着村道蜿蜒前行,通高5米的清代门匾,阳刻楷书“人瑞里”三字,意在纪念长居于此且97岁高寿的清代八品官郑彦文,顾名思义“人瑞之地”。跨过这道施有精美灰塑装饰的清代闸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见证记载着千年的朝代更替与时代变迁。从青砖黛瓦的祖屋寺庙到民国时期的侨房洋楼,再到如今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人瑞里”讲述了千年桥头的时代故事。

稻田风,吹麦浪。摇曳的麦浪里,矗立着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侨房。20世纪30年代,多名桥头村华侨为解决当地小孩读书问题,举力集资建设了这座桥头学校。这栋黄色洋式风格的教学楼,内有中庭,雕梁画栋,有着“外洋内中”的民国风格,如今看上去依然气势宏伟。从北宋时期的郑氏宗祠到明清时期“人瑞里”牌坊,再到民国时期的侨房洋楼,不断迭代演变、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撑起了一条延续千年的古村文脉,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讲述了海内外乡亲的血脉浓情,也成了华侨华人心怀桑梓的历史见证。

半生牵绊是乡情

“大家觉得有孔虫像什么?”

今年暑假,在桥头村小琅环山脚下,一座占地约10亩的有孔虫雕塑园内。展览馆内,陈列满墙的有孔虫标本让50余名前来研学的侨界学子大开眼界。

这是一座由菲律宾归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守仪与三乡镇政府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座有孔虫雕塑园。园内114件形态各异的有孔虫标本,全部均是郑守仪从全球各地收集而来,放大后用石材雕刻而成。

早年,郑守仪跟随父母漂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在异国他乡,父母从小教诲她要心怀家乡“不能忘祖”。年幼的郑守仪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1954年,进入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的郑守仪专修生物学,开始研究有孔虫。作为海洋单细胞动物,有孔虫的化石是研究海洋生态学的良好材料,对开发海洋和勘探石油等沉积矿藏有重要作用。 彼时,国内对海洋生态的研究仍然薄弱,亟需像郑守仪一样的科研人才。

为建设家乡,1955年郑守仪毅然回国,花费了一生心血完成了中国海域1500多种现代有孔虫的分类描记,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和生态特征,发表了论文和出版专著超320万字。2007年,心怀家乡的郑守仪不仅将有孔虫研究成果无条件捐赠给家乡,还牵线搭桥,一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三乡镇政府在桥头村共建全球首座有孔虫雕塑园。

如今,落在桥头村的114座有孔虫模型石雕,栩栩如生地向人们展示着海洋的微生物大观。

近年来,郑守仪不仅拿出50万元积蓄支持三乡青少年科技发展,更时常带着二三十斤重的展架、显微镜、有孔虫实物标本回乡上课。2016年,年过八旬的郑守仪为来自美国檀香山普纳荷学校和中山市桂山中学的师生,讲了一堂全英的有孔虫科普课。

如今,90岁高龄的郑守仪已不便回乡,但她却成了家乡人的牵绊。今年3月,三乡镇党委委员率队探望郑守仪,她仍然感慨:“能为家乡工作,是难得的享受。”

像郑守仪一样心系家乡的侨胞不在少数。新中国成立之初,祖籍桥头村的爱国华侨郑伯龄,每年都寄钱给桥头小学,支持有困难的子弟入学读书;为支持国家修建广中公路,他曾经秘密捐款;得知家乡经济困难,他用侨汇从香港购买进口化肥支持桥头村的农业生产;为培养青年一代,他与归侨伍少庭发起创办中山县华侨中学,成就了如今建校近70年的中山市华侨中学。

从有孔虫雕塑园到桥头小学,从广中公路修建到华侨中学的创办,无一不凝聚了桥头村爱国华侨的拳拳赤子心,浓浓故乡情。

古村新生向未来

在小琅环山脚下,桥头村的三百亩水田倒映着山色,犹如一片桃花源。古迹侨房遍地、自然景观怡然的桥头村,早年间成了中山首个获评的“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山光水色不仅醉人心脾,更成为本土青年创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几年前,本土青年蓝卡娜在桥头村连片的稻田边,盖起了玻璃书屋。盛夏,玻璃窗外满眼青翠;入秋,风吹田埂稻浪翻滚。窗外的乡村美景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前来看书、喝咖啡、品茶、学瑜伽的消费者,更让玻璃书屋成了中山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本土青年的创业故事形成了引力,吸引了不少港澳青年在村头巷尾开设咖啡厅、餐饮店。“桥头村毗邻港澳,过去不少村民都到港澳发展了。如今,全村旅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超2600人,其中华人华侨约1000人,港澳同胞约1500余人。”三乡镇桥头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志勇说,从捐款捐物到投资建设家乡,港澳乡亲一直是支持桥头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从海外留学回乡的侨界青年越来越多。在三乡镇青年企业家协会,170多名会员中,有40多人都属于港澳青年或侨界青年。”三乡镇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桥头香山书房负责人蓝卡娜说,这些年轻人回乡创业,有的尝试发展露营基地、咖啡书屋等新业态,有的专注于餐饮、制造业、房产等传统行业,可谓百花齐放。

“境外人口达到2600余人,比本村常住人口还多。桥头村是名副其实的重点侨村。从历史来看,华侨捐资新建全村唯一的桥头小学,还牵头创办了岐关公司,修建了全国唯一获得专营权的民办公路。这些都是桥头村过去用上百年积淀起来的丰富侨乡资源。”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表示,这些侨乡资源、侨文化就像一条纽带,在新时期,牵动带动一批海外侨胞、侨界青年回乡发展,重新反哺乡村。

桥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家龙表示,作为国家级文旅服务融合试点,桥头村以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形成了玻璃书屋、南支渠景观路、艺术馆、桥头学校洋楼、小琅环公园等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景点布局与田野观光、乡村游线路。“下一步,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本土青年、港澳青年回乡参与建设民宿餐饮等服务业态,让来到桥头村的游客不仅有得看、有得玩,还能吃得好、住得好,从而更愿意留下来。”

今年7月,哥斯达黎加侨胞郑洪斌带着一双儿女,回到桥头村休假。看见稻田香山书房络绎不绝的人流、正在新建的民宿新楼、不断美化的村容村貌,他不禁感慨:“几年不见,桥头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董菁菁 方燕茹

关键词: